香港建筑物的用电量及碳排放分别占全港总量逾九成和六成。为提高能源效益和节约材料与土地资源,我们多年来积极使用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及智能建筑设计。
顺应自然建筑节能设计是藉着建筑结构减低能源耗用量及改善热舒适度。我们在规划、佈局、座向、建筑形式和选材各方面采取适当措施,务求优化建筑物与周边微气候的互动。我们会综合考虑以下各方面:
屋宇装备系统节能设计利用机电系统营造及维持舒适的环境,这类装置可有助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益和节约用水,并可改善室内环境质素。我们会综合考虑以下各方面:
简称BIM的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基本原理是以数码影像模式呈现建筑数据,透过优化设计、促进沟通和减少废物改善整体建筑的质素。例如,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可将建筑设计影像化辅助规划,并可模拟整个建造过程,促进持份者之间妥善协调。这项技术可大幅减少因设计失误或安全风险而导致的工程中止。
於汇报年度,建筑署在多宗工程项目中应用了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其中包括西九龙政府合署建造工程,这项技术提高了该项目的效率。
「组装合成」建筑法是一个重要概念的统称,意指「工厂装配随後现场安装」的施工方法。「组装合成」建筑法是简化製造及装配过程设计(DfMA)的当中一个例子。这种建筑法采用已完成饰面、装置及配件组装工序的独立立体组件,将传统在工地进行的建筑工序转移到场外的预製厂房,解决在传统工地内施工不时遇到的问题,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於汇报年度,建筑署展开在香港应用 「组装合成」建筑法的先导公共工程项目 ─ 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纪律部队宿舍建造工程。
在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上,可持续发展的建造方法及用料的选择都十分重要。常用的可持续发展建造方法包括采用预製件、建造工程期间完善管制污染,以及在管理建筑及拆卸物料时坚守减少使用、重複再用和循环再用的3R原则。建筑署的新工程项目广泛选用可持续物料,例如回收物料及购自完善管理来源的木材。
在香港这个国际都会,公共空间的质素及交通配套备受重视。因此,建筑署许多建筑物都充份考虑社会因素,务求促进群体活动和社区成员交流互动,营造及维持和谐的城市氛围。
现有的香港艺术馆大楼早於1991年建造,一直运作至今。为解决存在已久的展览场地不足问题和优化整体观赏体验,该馆完成了扩建及修缮工程,全面改良馆内设施。我们保留了大楼现有的建筑物体积,透过保育修缮突出大楼作为一所公众共享艺术馆的象徵价值,另加上仿传统中国石墙图案的新面板营造丰富质感,「波浪」形态的面墙与大楼毗临的维多利亚港互相辉映。
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创新办)於2018年投入服务,创新办的宗旨是透过合作进行以实證为本的政策研究,加强政策创新,支援政府高层聚焦於香港在环球经济中的策略性定位,统筹重大跨局跨部门政策和计划,以及为创新项目提供「首站和一站式」项目谘询和统筹服务,以期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为改善办公室设计及提高运作效率,位於添马政府总部26楼的现址进行了全面翻新工程,施工範围涵盖接待处、共用工作空间和开放式办公室。
黄大仙的摩士公园于1967年落成,一直是区内居民的康乐休憩好去处。公园占地共15.8公顷,当中包括了摩士公园体育馆和摩士公园游泳池。为求维持优良的服务水准,及与时并进地满足现今大众的需要,我们除了不断翻新改善公园各项设施,亦增加了不少新建设施。本项目于汇报年度实行,主要涉及摩士公园剧场的优化工程,如延伸剧场上盖、扩建舞台范围及重组舞台和看台布局等,让剧场能容纳与时并进的社区活动,配合公园以至社区的持续发展。
建筑署配合政府的学校改善计划,在深水埗海丽邨附近兴建了一所特殊学校以重置中华基督教会望觉堂启爱学校,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新建的四层高校舍占地约4,400平方米,内有多用途设施及共融友善设计,以全面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学童。例如,低座式设计可确保所有学生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在不同楼层设有畅通易达的小型休憩空间,为有特殊情绪需要学生设置平静休憩区。
本工程项目的目的是为九龙启德发展区设计和新建一个垃圾收集站,位于泵房东面,东北面邻接启德二里,东南面邻接承启道。项目提供多项基本设施,例如垃圾车停泊及装卸区、物料回收站、办事处、职员厕所和更衣室,以配合一般垃圾收集站的日常运作。
葵涌医院重建工程第一期包括兴建一座调迁大楼及翻新医院部分现有楼宇供迁移之用,以方便医院进行下一阶段的重建。新建的五层高大楼位于原有玛嘉烈医院停车场范围,提供现有葵涌医院的服务,当中包括复康设施、日间护理服务设施、行政及支援服务和其他附属设施。
为回应入境事务处已婚员佐级人员对部门宿舍不断增长的需求,建筑署特意开展本工程项目,兴建15层高的宿舍大楼以提供112个居住单位。该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8,800平方米,当中包括多项附属设施,例如管理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小型室外儿童游乐场和设施、15个停车位及两个电单车位。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公众健康和福祉,是楼宇规划、建造、管理、运作及维修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建筑署与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一直紧密合作,发展以整个建筑物生命周期为依归的方案,於选取环保建材和建筑设计上,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署方亦是在建筑物设计、建造和维修工程项目中采用香港建筑环境评估法的先驱者之一。
建筑署代表是绿色建筑议会多个委员会的活跃成员,他们在倡议绿色建筑和绿建环评认證制度的发展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提供专业意见。我们亦很高兴署方在其建筑工程项目中率先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及创新的建造方法,当中包括在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纪律部队宿舍先导项目中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
我们期望建筑署继续担当领导模範的角色,与建筑专业的同侪分享宝贵经验。我们亦很感谢署方对业界所作出的贡献。
除了发展新的建筑物,建筑署亦透过翻修工程和重新较验等致力改善现有建筑物的环境表现。我们在本港全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不断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及应用创新的建筑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与不同的专业团体互相合作,定期协办简报会及分享会,介绍建造业的最新行业发展,及提升公众对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意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