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tail of this page

赤柱海濱改善工程

描述

赤柱海濱長廊連接着附近的新商場和廣場。在長遠發展上,該項目強化了赤柱的形象,以維持旅遊競爭力。總括而言,本項目突出了海灘小鎮富活力的鄉村風格,並在海濱增加了寬敞的木棧道,小商店和露天茶座。


與周邊的融合

設計目標是移除原有各種障礙以擴展走廊,創造一個視覺和功能上一體化的海濱帶。 從美利樓開始,沿着海濱到達赤柱市集,經過小商店和茶座,形成一條重新定位的旅遊帶,給遊客一個暢快的小鎮環境。木棧道把市集,廣場和海濱連接起來。


卜公碼頭

為配合整體規劃, 該項目包括了一個新的碼頭, 位於遠處的美利樓旁, 舊卜公碼頭結構亦重置於此。卜公碼頭始建於上世紀初,曾經是新任總督和英國皇室抵港的碼頭,角色直至到1920年代被第一座皇后碼頭取代。卜公碼頭於1960年代被拆除,該結構被用於摩士公園作有蓋涼亭,現在移到赤柱, 再回復舊有功能,令卜公碼頭重生。此外,該復修工作是對上世紀香港公共建築的承傳,同時它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增強了赤柱的特色。


木棧道

赤柱大街上原有的海堤已經重新裝修,創造了更多空間供戶外活動和露天茶座使用。 一條寬達9米的木棧道橫越赤柱海濱,提供一個全角度海景,並連接起各景點。


赤柱市集

赤柱市集和相鄰的長廊設計,目的是創建一個公眾和遊客都可以享用的開放空間,令整個區域更為統一。原有的臨時市集置於新的小商鋪,重新整理的廣場空間配合附近的露天茶座和海濱,把赤柱變成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新的設計重新演繹了傳統的海邊建築,把以前的元素統一起來。

獎項

建築署周年年獎 2008
特別建築大獎 (城市設計)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城市設計大獎
優異獎
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年獎 2008
特別建築大獎 (城市設計)
香港園境師學會設計大獎 2008
年度銀獎
香港公共空間大獎 2013 (拓展公共空間(HKPSI), RFP雜誌及創建香港聯合主辦)
優秀公共空間大獎總冠軍
香港公共空間大獎 2013 (拓展公共空間(HKPSI), RFP雜誌及創建香港聯合主辦)
海濱地帶大獎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 for 2014

項目資料

位置
赤柱大街海濱長廊
類別
康樂及文化
完工年份
2007
客戶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事務署 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環境衞生署 4.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
場地面積
13,417 m2
建築面積
843 m2

項目負責人

項目經理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
建築師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
園境設計師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
概念設計師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