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份者訪談
外部持份者訪談
「空間大可能!公共空間設計可能」參與者

黃有權先生 助理署長(康樂事務)1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梅詩華女士 共同創辦人及設計總監 一口設計工作室
何力輝先生 創辦及合夥人 ARCHITECTURE COMMONS
陳煒軒先生 經理(遊樂環境)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為了提升城市生活質素,滿足社區和市民大眾的未來需要,建築署於2021年開展了一項全港性和跨界別的設計項目「空間大可能!公共空間設計可能」,為香港這高密度城巿重塑具創意和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以提升生活質素、社會福祉和文化活力。

「空間大可能!公共空間設計研討會」–「空間大可能」設計

跨界別合作項目包括實地考察、文獻探討、持份者與社區參與系列工作坊,以及匯聚本地與國際建築師及專家的壓軸研討會分享經驗與最佳案例。
建築署在文創產業發展處(前身為創意香港)的資助下,力求達成以下成果:
- 在完善和創造未來「空間大可能」的過程中,推廣設計思維和社會創新;
- 促進公開對話,探討未來公共空間發展的議題;
- 匯集各大持份者交流意見,共同創造創新和解決方案;及
- 編製《空間大可能!設計指南》和《空間大可能!設計思維工具包》,為未來香港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提供設計方向。

1. 規劃與設計: 本項目結合公共空間使用者、設計與管理專業人員、企業、非牟利機構與大眾的需求與觀點,並參考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優質公共開放空間的標準,度身訂造《空間大可能!設計指南》 和 《空間大可能!設計思維工具包》,為各行各業提供規範的指引、方針、評估標準與工具,以創造與活化未來的公共空間,讓公共空間成為共融、環保、社交、遊戲、歇息與休閒的場所,適合所有群組、年齡與能力的使用者。
2. 持份者和共融參與: 項目最值得欣賞的範疇之一,是探索和創造各類型公共空間設計方面的努力,包括休憩處、公園、遊樂場和海濱長廊。項目在模擬真實情境時更融入了多個主題的元素,並展開廣泛且大規模的持份者和社區參與活動。香港首個透過融合參與過程而製成的設計思維指南和工具包,為不同持份者提供了共通語言,從而更了解理想的共融、質素、社會凝聚力和社區活力水平,有助滿足不同使用者和社區的獨特需求。
3. 適應力和可持續實踐: 為了應對及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該計劃及其跨界別合作方式提供了重要平台,促進具有氣候適應力的基礎建設及綠化都市,以促進未來公共空間的發展。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碳足跡,亦能改善生活環境質素,為大眾創造宜居社區。

《空間大可能!設計指南》和《空間大可能!設計思維工具包》

「空間大可能!」有關探索和創新設計的社區參與活動

深水埗公園

全新翻新的深水埗公園共融遊樂場,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共遊樂空間改造計劃的一部分,以創新思維來改造這公共空間,並展開廣泛的社區參與工作,以完善日後的運作和管理安排。
項目已成功推行,並引起正面回響,為未來公共空間的發展項目廣泛應用設計思維和這兩套設計工具提供了令人振奮的信息。這將有助於將未來的公共空間改造成具有香港特色的地標,滿足本地居民和旅客的期望,並營造有利環境,促進藝術、體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

建築署非常感謝來自各部門、公共空間使用者、設計及管理專才、企業以及非政府組織等不同持份者,對改善本地公共空間設計提出的寶貴意見。他們為設計工具包和指南的發展貢獻了許多重要的見解。我們期望每位持份者都能利用這份方便易用且高效的設計指南和工具包,為市民大眾塑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和宜居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