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环境
以先进科技推动低碳转型
作为香港负责公共设施发展和维护服务的主要部门,建筑署致力利用创新和智慧建筑技术,以及本署的影响力和伙伴合作关系,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突破,力求推动低碳建筑设计、建造和实践作业所需的系统性进步。
为提升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表现,我们广泛采用科学建模分析,力求较法定水平更高。此外,我们也与业界伙伴和承建商紧密合作,於项目中广泛应用绿色和高效的建筑技术,例如建筑信息模拟(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
碳中和实践策略性框架
为配合《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我们积极采用《碳中和实践策略性框架》下的”三加”策略,分别为”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以及”加强合作”,以加快香港建筑环境减碳的进程。
“三加”策略
广泛采用科学建模分析,力求达到比法定水平或行业最佳作业准则更高的标准,并积极应用绿色、高效的建筑方法,以最大程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减碳表现。
积极探索、研发和采用创新智能科技,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低碳转型。
与所有持份者携手合作,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共建碳中和未来。
为了应对低碳建筑环境与日俱增的需求,我们在项目中加入碳评估,并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来推进低碳建筑设计。我们通过收集、分析和追踪项目的碳表现,得以全面掌握碳表现来加快减碳,以及促进香港建筑环境整体减碳策略的发展。
了解更多《碳中和实践策略性框架》和”三加”策略的详情,请浏览我们的网站。
可持续建筑设计策略
为增强对气候变化的缓减和适应能力,我们以顺应自然建筑节能设计和屋宇装备系统节能设计为主要策略,以设计可持续和适合未来的建筑物。
顺应自然建筑节能设计
舒减热岛效应或温度提升
促使建筑物四周空气流通
天然采光
自然通风
被动式冷却
减少通过楼宇墙外壳转入的热增量
我们也仔细规划、座向和选材,力求优化建筑物与周边微气候的互动效应。
屋宇装备系统节能设计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节水装置
照明系统
可再生能源技术
创新及智能科技指南
建筑署不断追求科技突破,此推动智能和可持续建筑的生态系统。随着创新科技的迅速发展,本署致力研究并编制指南,力求识别并加快推行智能和低碳建筑措施,为不同建筑阶段和类型的政府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实用的参考。
政府建筑物设计、建造、运营和维修保养的创新及智能科技指南
以下个案分享为建筑署低碳和绿色建筑,以及在设计和建造中应用创新和智能科技的范例:
推进绿色建筑
追求绿色认证有助提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表现。为此,建筑署通过采纳绿建环评(新建建筑)准则于新项目中,重点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性方针。截至2023年,我们已为55 幢新建筑物取得绿建环评(新建建筑)认证、5间办事处取得绿建环评(室内建筑)认证,以及3幢建筑物取得绿建环评既有建筑(自选评估计划)认证。
截至2023年获绿建环评认证的建筑物
证书类型 | 评级 | 小计 | |
---|---|---|---|
绿建环评(新建建筑)认证 * (1.1 、 1.2 、 2.0 版本) | 铂金级 | 金级 | |
17 | 38 | 55 | |
绿建环评(室内建筑)认证(1.0版本) | 铂金级 | ||
4 | 4 | ||
绿建环评(室内建筑)认证(非住宅2.0版本) | 1 | 1 | |
绿建环评既有建筑(自选评估计划) 2.0 版本认证 | 卓越 | 满意 | |
2 | 1 | 3 |
*绿建环评计划个别版本的参考资料: 1.1 版本─绿建环评(新建建筑)─2010年; 1.2 版本─绿建环评(新建建筑)─2012年;以及 2.0 版本─绿建环评(新建建筑)─2019年。
管理碳足迹
我们遵守《品质、环境、反贿赂、职业健康及安全方针》,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提供服务,积极减少碳排放、提升能源和资源效益,以及完善废弃物管理。此外,我们也推出多项减废、节能和节水措施,以减少整体碳足迹。我们在金钟道政府合署和建业中心的办公室采用以下重点环境措施。
通过评估我们的碳排放量和实施针对性措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
- 按照国际标准”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和参考环保署和机电工程署发布的本地指引,通过定期进行碳审计计算我们的碳足迹。
- 监控我们日常办公室运营所消耗的用电量和相关环境风险,以及能源组合和能源效益。
- 在新维修合约中采用电动车。
- 在金钟道政府合署采用电动车,并在金钟道政府合署、建业中心的办公室及其他建筑署项目安装电动车充电设备。
- 建议客户使用创新智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署位于金钟道政府合署办公室产生的碳排放量
建业中心的办公室产生的碳排放量
排放量按全香港预设排放系数计算。
碳排放量以实际流动机械的燃料耗用和建筑署位于金钟道政府合署办公室的实际纸张( A3和A4 )使用量和废纸回收量计算。
- 以2018年为基准,设定年度节能目标,以减少用电,进一步推动节能工作。
- 减低运作处所的能源消耗,并提升能源效益,例如:
- 以ISO 14001标准来完善我们办公室运作的环境表现,并以ISO 50001标准来管理建业中心的能源消耗。
- 在流量较低的区域使用占用/动态感应器自动启动和关闭照明系统。
- 把室温保持在25.5摄氏度,以避免温度过低。
- 在办公时间将所有办公设备设置为节能模式,并在办公时间后关闭设备。
- 为建业中心的室外照明装置预设关闭时间为晚上8时。
- 密切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探索提高能源效益的可能性,例如进行办公室照明系统改造工程。
- 在建业中心安装光伏板,以产生再生能源作电力使用。
- 在采购商品和服务时考虑环境因素和人类健康,以助推动循环经济,例如:
- 参考环境保护署的环保规格购买商品和服务,以促进资源效益和循环。
- 简化繁琐流程和过时的做法,并於运营中采用智能和环保措施,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例如:
- 善用数字化、电子工作平台和创新科技,推动智慧工作文化。
- 实施多个企业智慧项目,以精简处理时间并节省纸张。
- 鼓励客户在施工过程中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 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于现场将建筑和拆除废料分类,以及回收或升级再造废旧材料。
- 发布内部环保指引,宣传有关减少、回收和处理废弃物的适当做法,例如:
- 采用电子功能/系统,以减少纸张消耗,并避免使用全新物料,重用单面纸和信封等。
- 在办公室设立多个环保收集点,收集金属和塑胶废物等废弃物,用於循环再造。
- 为达成减废目标制定相应的减废措施,并监察实施进度。
- 管理所有运作处所的水资源消耗,以确保水资源效益,例如:
- 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和双冲水式水箱,以避免过度用水。
- 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系统,以避免渗漏。
- 密切监测水资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探索提高水资源效益的可能性。
绿色认可
在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建筑署获得”香港绿色机构证书”。环境运动委员会和环境及生态局的持续肯定,不仅是我们努力不懈的证明,更是我们未来继续在工作场所中保护环境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