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化持續加劇,改變的頻率、速度和嚴重程度屢破2023年的紀錄,這驅使減碳、可扺禦氣候變化的建築及數碼轉型的建造成為了新常態。

建築署致力以智慧和綠色建築技術為下一代創造充滿活力的社區。在建設公共設施時,我們以啟發創意、保育和豐富生活為設計理念,務求使建築物更能應對氣候變化和城巿化的需要和挑戰。為此,我們致力利用創新科技、以人為本的設計,運用專業知識,並透過持份者參與傳播建築署的理念,促進合作伙伴關係,藉以締造可持續的未來。

建築署致力以智慧和綠色建築技術為下一代創造充滿活力的社區。

0
推動低碳轉型

為了加快香港建築環境低碳轉型,我們在今年年中推出《碳中和實踐策略性框架》並制定「三加」策略,以推動低碳建築設計,使建築的整個生命週期能大幅減碳。隨著智慧建築的轉型發展及科技進步,低碳的多方面應用變得更為可靠和普及,價格更相宜。我們亦已於工程項目中加入碳評估,並追蹤和監測碳足跡,從而建立完備的碳資料數據庫,務求更全面和有效地促進管理各工程項目的碳表現,進一步推動低碳建築設計。

碳中和實踐策略性框架

碳中和實踐策略性框架

李翹彥先生,JP
建築署署長
採用創新和智慧建築

我們在工程中廣泛應用綠色及高效技術,致力提升工地安全、客戶服務、環境表現及營運效率,例如我們在多種類型和規模的項目中,包括政府宿舍、安老院、公眾街市、醫院、學校和簡約公屋等,廣泛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裝配式設計(DfMA)、「組裝合成」建築法 (MiC) 和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先進技術,並逐步導入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推進安全智慧工地系統(4S),以提升項目的效率和安全。我們的長期計劃,是把這些智慧和組裝合成建築技術應用於共有的建築項目中,憑藉著技術創新的應用和標準化,我們可提高項目的安全性、品質、可維護性和成本效益。

我們其中一項值得注意的創新項目是位於將軍澳入境事務處總部的「織 · 愛」裝置。這個裝置是香港首個使用3D金屬打印技術的大型試點作品,相比傳統的建築方法,3D打印技術減少了8成幾的材料浪費。我們與業界伙伴分享了今年制訂的《政府建築物設計、建造、營運和維修保養的創新及智能科技指南》,以進一步與持份者合作推動創新科技的應用。

3D 金屬列印製作的「織 · 愛」

3D 金屬列印製作的「織 · 愛」

《政府建築物設計、建造、營運和維修保養的創新及智能科技指南》

《政府建築物設計、建造、營運和維修保養的創新及智能科技指南》

超越界限:
探索智慧設施管理研討會 2024

超越界限: 探索智慧設施管理研討會 2024

海輝道公園開幕典禮

海輝道公園開幕典禮

深水埗公園

深水埗公園

創造共融、活力和宜居的社區

巿民是我們締造可持續城市生活環境的核心。在平衡社會經濟發展和巿民的自身期望後,我們採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改造公共空間,以提升巿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文化活力。從啟德車站廣場提供怡人的休閒和社交中心,以至在將軍澳入境事務處總部建立社區新地標,我們均致力為下一代創造共融和宜居的社區。

為推廣設計思維和創新,我們推行了為期一年名為「空間大可能! 公共空間設計可能」的全港跨界別合作計劃,透過整合不同持份者的需要和期望,共同創造以人為本的優質公共空間。此外,我們用心聆聽300多名參加者在研討會及一系列工作坊中的經驗分享,並把當中的構思結集成一套度身訂造的設計思維工具包及設計指南,務求把有用的資源推而廣之,使高度城市化的香港能在未來發展出可持續和優質的公共空間。

成就員工與合作伙伴

持續創新、培育人才和與持份者緊密合作,是我們長期發展的關鍵。我們重視員工的多元發展,除了增進知識和技能,保持身心健康,培養他們的工作熱忱和為社會貢獻的使命感也非常重要。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於2023年榮獲100多個獎項,這些獎項表揚我們在綠色建築、創意和共融城市設計、建築和創新研究,以及文物保育方面的優秀項目和服務。其中的焦點得獎項目包括「油街藝術空間第二期發展」,這項目榮獲2023年「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此外,建築署有5個項目於「卓越建築選舉大獎2023」獲頒大獎。

2023 年是成果豐碩的一年。在此,我要感謝同事們的熱誠和毅力,掌握當前的趨勢和挑戰,積極化為機遇和動力,為可持續建築和共融社區締造正面的改變。同時,我亦要感謝客戶部門、承建商和業界伙伴一直以來的支持。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與持份者及社會各界攜手合作,以「智慧建造 · 綠色未來」為目標,令香港成為更創新、環保及宜居的城市,實現共築夢想城巿的願景。

第 30 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第 30 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李翹彥先生,JP
建築署署長

李翹彥先生,JP 建築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