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加剧,改变的频率、速度和严重程度不断刷新2023年的纪录,这驱使减碳、可扺御气候变化的建筑和数字转型的建设成为了新常态。

建筑署致力以智慧化和绿色建筑技术为下一代打造充满活力的社区。 在公共设施建设中,我们以启发创意、保育和丰富生活为设计理念,力求使建筑物更能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巿化的需要和挑战。 为此,我们积极利用创新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运用专业知识,并通过持份者参与传播建筑署的理念,促进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缔造可持续的未来。

建筑署致力以智慧化和绿色建筑技术为下一代打造充满活力的社区。

0
推动低碳转型

为了加快香港建筑环境低碳转型,我们在今年年中推出《碳中和实践策略性框架》并制定“三加”策略,以推动低碳建筑设计,实现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能大幅减碳。随着智能建筑的转型发展和科技进步,低碳的多方面应用变得更加可靠和普及,价格也更相宜。我们已于工程项目中加入碳评估,并追踪和监测碳足迹,从而建立完备的碳资料数据库,力求更全面和有效地促进管理各工程项目的碳表现,进一步推动低碳建筑设计。

碳中和实践策略性框架

碳中和实践策略性框架

李翘彦先生,JP
建筑署署长
采用创新和智能建筑

我们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绿色及高效技术,致力提升工地安全、客户服务、环境表现和营运效率,例如我们在多种类型和规模的项目中,包括政府宿舍、安老院、公众街市、医院、学校和简约公屋等,广泛应用建筑信息模拟(BIM)、装配式设计(DfMA)、“组装合成”建筑法 (MiC) 和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先进技术,并逐步导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推进安全智慧工地系统(4S),以提升项目的效率和安全。 我们的长期计划,是把这些智能和组装合成建筑技术应用于共有的建筑项目中,通过技术创新的应用和标准化,我们可提高项目的安全性、质量、可维护性和成本效益。

我们其中一项值得注意的创新项目是位于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的“织 · 爱”装置。 这个装置是香港首个使用3D金属打印技术的大型试点作品,相比传统的建筑方法,3D打印技术减少了8成多的材料浪费。我们与业界伙伴分享了今年制订的《政府建筑物设计、建造、营运和维修保养的创新及智能科技指南》,以进一步与持份者合作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

3D 金属列印制作的「织 · 爱」

3D 金属列印制作的「织 · 爱」

《政府建筑物设计、建造、营运和维修保养的创新及智能科技指南》

《政府建筑物设计、建造、营运和维修保养的创新及智能科技指南》

超越界限:
探索智慧设施管理研讨会 2024

超越界限: 探索智慧设施管理研讨会 2024

海辉道公园开幕典礼

海辉道公园开幕典礼

深水埗公园

深水埗公园

創造共融、活力和宜居的社區

巿民是我们缔造可持续城市生活环境的核心。在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巿民的自身期望后,我们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改造公共空间,以提升巿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化活力。从启德车站广场提供怡人的休闲和社交中心,以至在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建立社区新地标,我们都致力为下一代创造共融和宜居的社区。

为推广设计思维和创新,我们推行了为期一年名为“空间大可能! 公共空间设计可能”的全港跨界别合作计划,通过整合不同持份者的需要和期望,共同创造以人为本的优质公共空间。此外,我们用心聆听300多名参加者在研讨会和一系列工作坊中的经验分享,并把当中的构思汇集成一套度身订造的设计思维工具包和设计指南,力求把有用的资源推而广之,使高度城市化的香港能在未来发展出可持续和优质的公共空间。

成就員工與合作伙伴

持续创新、培育人才和与持份者紧密合作,是我们长期发展的关键。我们重视员工的多元发展,除了增进知识和技能,保持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工作热忱和为社会贡献的使命感也非常重要。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于2023年荣获100多个奖项,这些奖项表扬我们在绿色建筑、创意和共融城市设计、建筑和创新研究,以及文物保育方面的优秀项目和服务。 其中的焦点得奖项目包括“油街艺术空间第二期发展”,这项目荣获2023年“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大奖,此外,建筑署有5个项目于“卓越建筑选举大奖2023”获颁大奖。

2023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 在此,我要感谢同事们的热诚和毅力,紧扣当前的趋势与挑战,积极化为机遇和动力,为可持续建筑和共融社区缔造正面的改变。 同时,我也要感谢客户部门、承建商和业界伙伴一直以来的支持。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持份者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以“智慧建造 · 绿色未来”为目标,让香港成为更创新、环保和宜居的城市,实现共筑梦想城巿的愿景。

第 30 届「公德地盘嘉许计划」颁奖典礼

第 30 届「公德地盘嘉许计划」颁奖典礼

李翘彦先生,JP
建筑署署长

李翘彦先生,JP 建筑署署长